河间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7月,诞生于共和国成立前夕,至今已有66年光荣历史。2011年为建设一所高标准、现代化的综合性医院,更好的满足河间市城乡居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,解决市民“看病难”问题。经市委、市政府研究,在市区东部建设河间市人民医院新院区。2014年8月15日新院区竣工并投入使用。新院区共计投资5.09亿元,占地面积159.3亩(约10.62万平方米),建筑面积8.57万平方米,绿化面积3.79万平方米,整体绿化率达到35.7%,院区内拥有门诊楼、1、2号病房楼、动力中心、后勤保障楼、传染病房楼、大型医技治疗中心及中心供应室等布局合理,规划先进的高标准建筑。同时全市120急救中心设在院区内,急救中心配备5台急救车,扩大了院前急救规模,规范了绿色医疗通道,进一步提高了市人民医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。共获得“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”“中国医学协会单位会员”、“中国医院协会会员单位”、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、“文明单位”、沧州市“临床教学先进单位”等荣誉称号。
新医院在内科、外科、儿科、妇产科等原有临床科室基础上增设至37个科室和病区:心血管、呼吸内科、神经内科、产科、急诊外科、重症医学科、心外科、普外科、泌尿外科、新生儿科等。并逐步建立肾内科、综合内科、呼吸睡眠障碍治疗门诊、康复医学科等特色科室。同时扩展增加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高标准配置超洁净手术室13间。
在原有499张床位数上,扩展增加心血管、呼吸内科、神经内科、消化内科、新生儿科、肾病、内分泌、血液内科、普外科、神经外科、骨科、胸外科、血液透析室床位共计381张,至总床位数880张。患者病房采用宾馆式设计,包括独立卫生间、陪护椅、电视等,有单人间、双人间、三人间等,可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要。医院建设还充分考虑功能环境、卫生环境、空间环境和人际环境的优化设计,楼内设24小时热水系统、全空气空调系统、高度集成自动化监控安防报警系统,符合现代化医院的建设标准。
该院在巩固和提高原有诊疗技术的同时,又开展了新技术新项目71项,主要有静脉溶栓、高血压脑出血个体化治疗、应用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在ACS中的安全性研究、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、泌尿系结石微创治疗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等,并在北京肿瘤医院专家的帮扶下肿瘤外科开展了21例结肠癌、乳腺癌等大型手术;开展了腹腔镜、宫腔镜等多项内镜微创诊疗技术,都取得了很好效果。完成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有效性、安全性随机对照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课题,与北京乔治中心签署了协作开展全球多中心COPD科研项目,与国外及国内研究机构合作的《低剂量皮质类固醇和茶碱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方面的作用》及《普佑克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研究》等多项中心研究项目取得一定进展。其中开展的科研项目SAVE获得了中国区科研总进度第三名,世界排名第七名的好成绩。近五年共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166篇。成立了远程会诊中心,共组织远程会诊8次,远程视频讲座17次,使得该院医务人员理论水平得到提升。
市医院人员编制根据岗位按需设岗,以岗定人,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共904人,其中正高职9人,副高职82人,中级职称417 人。本着以内部培养为主,外部招聘为辅的原则,按照人才培养计划,每年外派专业技术骨干10-20名进修学习,每年招聘10名以上二本以上医学毕业生编入临床及医技等相关专业科室,逐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,为新医院的科学发展做好人才储备。
该院大力加强软硬件建设,共投资5千余万元引进配置了西门子1.5T超导核磁共振(原为GE0.2T)、飞利浦64排128层螺旋CT机(原为西门子欢悦双双排CT)、大型12人高压氧舱(原为小型6人舱)、日立DR拍片机、日立数字胃肠、迈瑞麻醉机、台湾新型手术床、日立大型生化分析仪、美国GE彩超、及一大批手术器械等尖端医疗设备,同时,手术室、ICU(重症监护室)、肾透析室。新生儿病区、化验室、供应室、感染病区等建设标准在省内县级医院属高端最前列。夯实了硬件基础。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,投资260多万元,先后建立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(HIS)、医院检验信息系统(LIS)、电子病历(EMR)、医生工作站、临床路径管理系统、控费系统等。合理按照社会需求和服务标准积极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工作,提升医院管理水平,同时加强与上级医院的交流和合作,先后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、阜外医院、海军总医院等国内高端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增强业务开展的创新性,促进了医院的全面发展。新院区运行一年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坚持“三个中心”办院方针和“六个治院”原则(即全院一切以病人为中心,机关后勤一切以医疗科室为中心,领导干部一切以职工为中心。